东北民主联军,即东野的前身,在初创时期经历了诸多困境,曾遭受陈明仁的猛烈打击,四平之战更是损失惨重,局势一度危急到林彪都考虑逃往苏联进行游击战。在此背景下,李富春与黄克城向毛主席写信,坦率地表示与国民党正面交锋实属不切实际,恳请毛主席考虑作出让步,寻求谈判的可能性。
四野的名声果然非同小可,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内精英,其逆转局势的能力堪称一绝。林总的卓越军事才能与罗荣桓高超的政工技艺相结合,在老蒋的大力支持下,四野迅速实现了战局的反转,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。起初人数不足十万,但短短三年间便膨胀至百万之众,装备更是达到了顶级水平,均为日本制造的先进武器,包括炮兵和坦克兵在内,令其他部队羡慕不已。粟裕打济南那会儿,都得找四野借大炮呢!
实际上,四野最艰难的时期是在1948年上半年的初期。然而,当9月份我们发起辽沈战役时,四野的军队和装备已经变得异常强大。相较之下,国军的人数锐减,能战的部队寥寥无几,而且民众也不再支持他们。因此,辽沈战役的胜利似乎只是时间问题。这一战,无疑是四野(东野)的巅峰之战,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实力。
辽沈战役取得辉煌胜利之后,四野的军事实力显著增强,毛主席风趣地称赞林彪的部队“壮得流油”。他们士气高昂,准备大显身手,然而一出关,却发现国军如同软柿子,无人能够抵挡。四野在战场上所向披靡,敌人根本无法与之抗衡。
在攻占天津的战役中,四野部队的攻势如同切菜一般轻而易举。回想起之前攻打长春,我们竟然耗时半年都无法攻克。如今,四野的战斗力显著提升,攻城部队已扩充至34万人,火炮数量超过1500门,坦克和装甲车也纷纷加入战斗。毛主席曾预言只需3天即可解决战斗,而林彪更是大胆,仅设定了48小时的期限。然而,令人惊讶的是,刘亚楼仅用29小时便成功攻克了天津。
在战争时期,四野并未直接跨越江河,而是驻扎在江北,密切注视着小诸葛白崇禧的一举一动。令人称奇的是,尽管四野持续监视,白崇禧却始终不敢轻举妄动,而四野这边也一切进展顺利。
衡宝战役看似复杂,然而白崇禧的小诸葛之名,实则名不副实。桂军五个师的围攻,都无法对135师构成威胁,相较之下,四野的135师在白崇禧的势力范围内,却如同无人之境。他们不仅封锁了敌军的退路,还直击敌军主力,桂军的战斗力,在四野眼中,根本不值一提,根本不足以成为对手。
广东与海南岛之战,尤其是海南岛一役,得益于冯白驹所率领的琼崖纵队以及韩先楚将军的卓越指挥,实际上并非难以攻克。
辽沈战役结束后,四野的表现确实令人称道,然而此后却显得有些孤高难攀。黄永胜将军那时信心满满,声称四野足以独自解放全国。然而,事实却是四野比三野晚半年踏入关内,错过了许多良机。三野早已与国军主力正面交锋,将国军精锐部队击溃七成以上。尽管四野实力雄厚,却未能赶上最辉煌的时刻,失去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良机。
长胜证券-股票配资平台合法吗-股票配资开户流程-网上配资114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