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三四千家二手车平台都在卖零公里车,这是行业毒瘤。”今年 6 月,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行业论坛上的这句话,把一条早已存在却被刻意忽视的暗河——“零公里二手车”——彻底推到了聚光灯下。
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,2024 年全国二手车交易中有 12.7% 的车辆满足“登记 ≤3 个月、里程 ≤50 公里”,新能源车占比超过六成。
它们有一个共同标签:名义上是“二手”,实际上从未真正上路,却享受着二手车政策红利。
出口套利:上牌 3 小时,摇身一变成“二手”
零公里二手车并非国内消费主力,真正的目的地是海外。
- 新车出口:受目标国排放、认证、关税等多重限制,手续繁琐、成本高昂。
- 二手车出口:多数国家门槛低、关税优惠,甚至零关税。
3 小时就能完成“新车”到“二手车”的变身:经销商在国内给车辆上牌、打印行驶证,再以“个人一手车”名义办理过户,随后立即装箱出海。一位从事平行出口的业内人士透露,热门新能源车型单台可套利 1.5 万—3 万美元,“只要港口舱位够,有多少收多少”。
产能“化妆术”:闲置工厂秒变“热销”
当终端需求不足、库存高企,部分主机厂也加入游戏:
- 制造端:生产下线即内部上牌,销量报表瞬间“回血”;
- 资金端:车辆以二手车形式批发给关联出口商,提前回笼全款;
- 报表端:生产、批发双增长,资本市场故事继续。
结果是:工厂机器不停,但停车场空空如也;新车销量亮眼,终端却鲜有人提车上路。
消费者“捡漏”变踩坑
零公里二手车在国内零售端常以“准新车”“展车”“试驾车”身份出现,价格比新车低 5%—10%。然而:
- 质保缩水:多数品牌规定“首任车主”才享三电终身质保,二手过户即失效;
- 身份尴尬:行驶证已登记,再次出售时属“三手车”,残值骤降;
- 维权困难:一旦出现质量问题,厂商以“已过户”为由拒绝保修,消费者只能自掏腰包。
监管组合拳:半年“冻结期”只是开始
7 月 19 日,中汽协旗下媒体确认,工信部正研究“新车登记后 6 个月内禁止转二手”的强制条款,核心思路是:
- 冻结期:车辆首次登记 180 天内不得办理过户(报废、司法拍卖除外);
- 出口通道:二手车出口必须取得唯一编码,绑定 VIN、出口国、企业资质,全流程可追溯;
- 信用惩戒:违规上牌、虚假出口的企业与个人纳入黑名单,三年内禁止申报补贴、退税及出口资质。
此外,商务部已召集车企、协会及第三方平台闭门研讨,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二手车流通档案;奇瑞、比亚迪等主机厂率先启动内部审计,对经销商“突击上牌”开展倒查,一经查实直接取消授权。
行业拐点:短期阵痛,长期出清
- 对出口商:套利空间急剧收窄,部分中小贸易商将出局;
- 对主机厂:库存压力显性化,价格战有望降温,产能利用率回归真实需求;
- 对消费者:二手新能源车价格体系将重塑,“首任质保”成为硬通货,车况透明、渠道正规的认证二手车迎来窗口期。
零公里二手车的故事,是一场由政策温差、产能错配、信息不透明共同催生的灰产狂欢。当监管闸门落下,潮水退去,裸泳者终将现形;而留下的,或许是一个更健康、更透明、真正循环起来的中国汽车市场。
注:网图借鉴,皆宜的话联系删除,谢谢!
长胜证券-股票配资平台合法吗-股票配资开户流程-网上配资114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