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征期间,有一支队伍艰难地穿越一片草地。那时,天寒地冻,泥泞的道路让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,肚子因饥饿而不断发出抗议的声音。队伍中的每一位战士都在与生死较量,似乎每迈出一步都可能是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瞬间。
突然,前方传来一声沉重的摔倒声,队伍中的营长扑通一声摔倒在泥地上。令人惊讶的是,营长并没有急于站起来,而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眼前的一团东西,激动地喊道:“宝贝啊,真是宝贝!”正是这一摔,挽救了他和战友们的性命。那么,营长究竟发现了什么样的“宝贝”?在那漫长的长征路上,红军又是如何艰难跋涉、顽强生存的呢?
1934年,随着国民党反动派的重兵围剿以及根据地形势的日益严峻,红军作出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——进行长征。这次震撼历史的战略大转移,不仅面对敌军的围追堵截,还有无数无法预料的自然灾害,以及比枪炮更致命的敌人——饥饿。楚大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逐步成长为红军中的骨干力量。
展开剩余84%楚大明,年少时本立志行医救人,在河南商城学习过医术。凭借所学,他本可以安稳度日,过上平凡的生活。但当他亲眼目睹土豪劣绅对百姓的压迫,看到同胞因病得不到治疗时,他猛然意识到:单靠一人的药箱和银针,无法拯救这个日渐贫弱的中国。于是,他毅然决然投身革命,加入了赤卫队,成为一名卫生员。年仅十六岁的他,血气方刚,却不受后方身份的束缚,敢于冲锋在前,既能救人性命,也能亲自上阵,身先士卒。
许世友看中了楚大明的胆量和韧劲,亲自提拔他担任通信员。几场恶战下来,楚大明虽满身伤痕,却愈战愈勇,在红军中渐渐崭露头角。进入长征阶段后,楚大明已经是红31军的一位营长,随着长征队伍不断深入,沿途的艰难险阻不断加重,饥饿成了最大的敌人。
当队伍通过一片沼泽地时,气候恶劣,环境险峻。昼夜温差极大,湿气沉重,毒虫肆虐,战士们每走一步都像是陷入了深渊,脚下的泥沼让人难以自拔。最为致命的,是粮食的匮乏。随着长征的深入,后方的补给线几乎断裂,沿途的村庄早已人去楼空,田地荒芜,尸骨遍地。部队只能勉强依靠有限的干粮生存,但这点干粮根本不足以支撑几千人的日常需求。
起初,他们还能在野外捡些野菜、草根充饥,然而随着长征的持续,野菜愈发稀少,前方经过的地方,哪怕是微小的绿叶也早已被人拔光。树皮成了难得的食物来源,战士们刮下树皮,晒干后煮成汤,尽管味苦如同药水,仍然不得不咽下。甚至,军人们原本用来束紧腰身的皮带也成为了“口粮”。战士们纷纷将皮带切成段,放进锅里煮至发软,尽管这种食物毫无营养且难以下咽,但在饥饿的面前,任何能填饱肚子的东西,都值得一试。
楚大明曾亲自煮过一段硬如石板的牛皮,煮了整整四个小时才稍微变软。那时,部队中最艰难的时刻,很多战士因为饥饿几乎无法站立,甚至有些人在行军途中因极度虚弱倒下,再也没能爬起来。楚大明眼看着身边的战友们在饥饿中一个个消瘦、倒下,心如刀绞。然而,他只能无奈地望着,身为医者的他,自己也处于绝望的境地。他将自己仅剩的口粮偷偷塞给病号,自己则忍着饥饿,喝下苦涩的树皮汤和皮带水。
然而,就在这几乎绝望的时刻,命运却突然抛出了一根“救命稻草”。那一天,楚大明带领部队继续艰难行进,脚步沉重,眼前一片模糊,几乎站立不住。突然,一声沉闷的摔倒声打破了寂静。楚大明摔倒在泥地中,膝盖狠狠撞在坚硬的土地上,疼痛让他眼前一黑,几乎要昏厥过去。战士们围上来,有人惊慌地喊道:“营长摔了!”有的赶忙去扶他。
可楚大明并没有急于站起,而是目光牢牢地盯住了身边的一摊东西,眼睛突然亮了起来。那是一堆干裂的马粪,许多人会把它当作恶心和脏臭的代名词,但楚大明却看得细致入微,在那团马粪中发现了几粒未消化的谷粒和青稞种子。他捧起那堆马粪,细心地翻找,终于找到了几粒完整的青稞。
他激动地大声喊道:“快!大家快过来!”战士们闻声聚拢过来,看到他捧着一坨马粪,不禁皱眉,有的甚至怀疑他因饥饿已经发疯。楚大明却激动地举着手中的马粪,大声说道:“看这里面,还有青稞,还有麦粒!这是牲口拉的屎没错,但它们吃的是粮食,没消化的部分我们还能拿来做粥!这就是宝贝!简直是金元宝!”
此话一出,众人先是愣住,接着沉默了。吃马粪?这听起来太荒唐了,但此时此刻,谁又能说他们还有更好的选择呢?他们已经多日未曾吃过一顿正餐,所有人都在靠咬树枝和饮雪水勉强维生,连梦中都在追寻食物。
很快,楚大明将这堆“金元宝”带到了简陋的炊事锅旁,亲自动手。他把马粪摊开在树皮上,耐心地挑拣出那些未被完全消化的谷粒和麦粒,再用清水洗净,最后放入锅中与仅存的一点米和草根一起煮成稀粥。锅盖一打开,一股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,青草、泥土和马粪的臭气混在一起,但对于这群濒临饿死的战士来说,这气味却成了极大的诱惑。
当楚大明端起勺子,递给一个老战士时,那人一开始有些犹豫,但最终还是忍住了恶心,狠狠地咬了一口。他低声说道:“还能吃,真能吃……”话语未尽,碗中的稀饭已被他一口口喝光。接着,其他战士们也争先恐后地接过碗,纷纷大口喝了起来。很快,这锅“马粪稀饭”就被喝得一干二净。
此后,战士们开始视马粪为“新粮点”,每次走过草地,看到马粪都不再嫌弃,反而争着捡,甚至有的战士哼起了小调,编了顺口溜:“宁捡牛屎不挨饿,马粪飘香救红军。”
楚大明则将这一做法推广到整个营,并根据自己的医学知识,制定了清理、挑拣和煮食的流程,最大限度地减少病菌感染的风险,确保了这种“野粮”的营养价值。虽然他知道这种方法不能长久
发布于:天津市长胜证券-股票配资平台合法吗-股票配资开户流程-网上配资114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